4月15日上午,青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辖区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赴武钢集团开展“三进”活动。青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杨安,副主任焦绍云、曹新华,辖区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青山代表小组以及区人大武钢代表小组参加了本次活动。中国宝武武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先贵,武钢集团总经理助理兼集体企业改革中心总经理朱永峰陪同调研。
在武钢有限炼钢操控中心,站在数十米宽的视频监控画面前,代表们目光随着屏幕上有条不紊的生产画面和不断闪烁的数据,感受“钢铁是怎样一键炼成的”。炼钢厂厂长刘路长介绍,炼钢厂经过智能化改造后,借助工业大数据平台,实行“一张图”管理,运用图像识别、红外成像、激光定位、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全厂信息共享化、状态可视化、操作一键化、流程智能化。
代表们与现场技工进行交流,对武钢有限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深入推进从钢铁制造到钢铁“智”造转变的举措表达高度认可。
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青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安点赞武钢高新技术产业转型,说道:“前几天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宣传片中,重点提到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汽车、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高级化’,其中还有武钢冷轧钢卷和中韩石化储料球罐的镜头。”
杨安代表建议,武钢有限作为央企,要完全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前列,为湖北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武汉打造“五大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作出武钢人的积极贡献。
市人大代表、青山税务局局长张建军告诉代表们,《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这一优惠政策。建议企业加大智能化钢铁产业研发投入,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他表示青山税务局将不断优化办税服务,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市场主体,为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随后代表们参观了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在产业园内,代表们集中观看了企业宣传片,听取武钢大数据产业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明星关于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建设投用情况、未来发展目标的介绍。
武钢大数据产业园是武钢集团加快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利用武钢存量土地,加快青山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点项目。丁明星表示武钢集团将依托场地、技术、电力资源等优势,打造工业云智造示范园区,积极争取国家超算武汉中心落户武钢大数据中心。
“IDC中心目前有多少机柜,用电成本是多少,园区引进了哪些高新技术企业和重大项目,相关配套情况怎么样,和其他地区相比有什么优势?”代表们对产业园区建设情况高度关心,并建议以IDC中心为基础,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产业园,吸引高校共同参与研发,推动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形成集聚效应。
省人大代表,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上海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尤慧表示,通过此次“三进”活动深入了解武钢集团重大项目发展和企业诉求,支持武钢集团积极争取建设国家超算武汉中心,助推区域发展,建议形成地区重大项目“点对点”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
市人大代表、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工程师朱芬提出,钢铁行业是武汉传统重要产业,特别是宝武重组后,目前年产钢量已经破亿吨。武钢集团争取建设武汉超算中心可以以钢铁为特色领域,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电力电价、网络运维、产业带动、企业资质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打造扎根武汉、覆盖长江经济带、拓展全国、放眼世界的智慧平台。
在武钢博物馆,讲解员通过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向代表们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武钢发展的历史艰辛历程和光辉足迹。
全国人大代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优秀基层工人代表马少斌建议,政府要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提高服务意识,听取和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
杨安表示,今年区人代会1号议案是《关于补链拓展,推动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案》。区人大常委会将结合督办议案、“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代表“三进”活动等工作,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区政府加大对武钢有限的支持力度,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重走钢铁长征路,感受百年薪火红钢城,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通过“三进”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建言献策,助力青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