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青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盛友率区人大法制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到区法院院调研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丁主任一行依次视察了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音视频调解室,在互联网法庭观摩了一起在线审理的合同案件,在执行指挥中心观看了四类案件监管及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等网上监管流程操作演示,实地考察后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文利红及部分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孟益汇报了2020年1月改革试点开展以来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工作情况。与会的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及区人大代表围绕民诉改革工作具体内容与法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扩大电子诉讼、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延伸司法服务等提出意见建议。
文利红院长表示,今年是民诉改革的收官之年,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建议,法院将充分研究借鉴,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狠抓整改落实,圆满完成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助推审判质效的提升。
丁盛友副主任充分肯定了区法院民诉改革工作的系列举措。他指出,近几年法院无论是硬件改造、人文建设还是人才培养均进步显着,司法效能逐步提升,民诉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强调,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确定的深化诉讼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要合理配置资源,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圆满成功。一要明确改革目标,扩大改革范围,将繁简分流工作逐步推广至审判执行各阶段,助力审判质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提升;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分案”命脉,重点研判如何识别、分流案件,制定分案规则,真正实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轻重分离,确保分流工作顺畅开展;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资源配置,强化审判辅助人员的职能作用,优化程序性工作流程,提升审判执行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