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3569413/2022-46697 | 发布日期 | 2022-12-01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青山区应急管理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市石化工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12月份化工(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的提示函 | 文 号 | 无 |
市石化工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12月份化工(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风险的提示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安全风险防控,确保全市化工(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形势稳定,市石化工业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结合国内外化工(危险化学品)领域事故情况和我市实际,开展了安全风险研判。现就12月份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一、2022年11月发生的典型事故
1.陕西渭南恒盛诺德高科技公司“11•25”中毒事故
2022年11月25日23时13分许,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恒盛诺德高科技公司硫化车间北侧厂区道路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该企业主要从事水处理剂产品及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据初步调查,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疑为硫化氢泄漏,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2.滁州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1•3”爆燃事故
2022年11月3日22时27分许,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的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溶剂回收车间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1人死亡。据初步调查,该公司溶剂回收车间乙酸乙酯分层槽进料管道一法兰处发生物料泄漏,1名值班维修工人现场处置时发生爆燃。事故暴露出企业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应急处置管理存在漏洞、作业人员违反处置操作规程等突出问题,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二、近五年12月发生的较大及以上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
(一)国内事故
1.山西省临汾市临汾染化集团有限公司“12·28”爆炸事故
2021年12月28日,山西省临汾市临汾染化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二硝车间硝化分离器至水洗锅间的放料蒸汽夹套管道有漏点,在未办理完动火作业票证和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情况下,违规对夹套管道漏点进行补焊(电焊作业),导致放料管道内的2,4-二硝基氯苯受热分解爆炸。
2.甘肃白银某企业硝化工房“12·10”爆炸事故
2021年12月10日15时41分30秒,甘肃白银某企业硝化工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经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装置临时停车停止硝化釜的搅拌时,浓硝酸进料未完全切断,导致釜内硝酸含量偏高。开车启动搅拌时,釜内物料急剧反应放热,导致物料快速分解发生爆炸。
3.黑龙江安达市海纳贝尔化工有限公司“12•19”爆炸事故
2020年12月19日,黑龙江绥化市安达市海纳贝尔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该企业为生产医药中间体的精细化工类企业,其格雷生产车间一台1立方米的乳化反应釜(产品为噻吩乙醇,主要原料为甲苯和金属钠)在试生产期间突然发生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疑似现场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存在误操作行为,导致空气进入乳化釜内,与甲苯、金属钠混合发生爆炸。
4.徐州天安化工有限公司“12•31”中毒事故
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徐州天安化工有限公司承包商重庆华为液化空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人员在脱硫塔内维修作业时,发生5名施工人员中毒事故,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402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在进行脱硫塔检修作业时,未按规定制定合理可靠的工艺处置和隔离方案,盲目排放脱硫液造成液封失效,憋压在循环槽上部空间的煤气冲破液封进入塔内,造成塔内作业人员中毒。
5.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12•25”闪爆事故
2018年12月25日,托克逊能化有限公司回转石灰窑装置发生闪爆事故,造成7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198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回转石灰窑点火前已通入煤气和空气,从窑头到除尘器整个回转窑系统空间形成混合爆炸气体,当火把送入窑炉内烧嘴口附近时,迅速发生爆炸。
6.江苏如皋市众昌化工有限公司“12•18”中毒事故
2018年12月18日,江苏南通如皋市长江镇化工园区的如皋市众昌化工有限公司蒸馏合成车间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名员工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液氮-氢氟酸换热器壳程受液氮快速降温骤冷发生脆变,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粉碎性炸裂,氢氟酸泄漏,导致操作工中毒死亡。
7.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洛阳永龙能化公司“12•8”中毒事故
2018年12月8日,河南能化洛阳永龙能化公司乙二醇厂亚硝酸甲酯装置发生中毒事故,导致3人死亡、1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直接原因是:亚硝酸甲酯从制备装置的爆破片、安全阀处泄漏,由装置所在的三层平台沿孔隙下沉至二层平台配料人员处,引起人员中毒。
8.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19”较大火灾事故
2017年12月19日,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干燥一车间低温等离子环保除味设备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干燥一车间对未通过验收的燃气热风炉进行手动点火(联锁未投用),导致天然气通过燃气热风炉串入干燥系统内,与系统内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电火花发生爆燃,并引燃其他可燃物料,发生火灾事故。
9.江苏连云港聚鑫生物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
2017年12月9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聚鑫生物公司间二氯苯生产装置发生爆炸事故,导致装置所在的四车间和相邻的六车间坍塌,造成10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尾气处理系统的氮氧化物(夹带硫酸)串入保温釜,与釜内物料发生化学反应,持续放热升温,并释放氮氧化物气体,使用压缩空气压料时,高温物料与空气接触,反应加剧,紧急卸压放空时,遇静电火花燃烧,釜内压力骤升,物料大量喷出,与釜外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
(二)国外事故
1.日本荒川化学工业富士工厂爆炸事故
2017年12月1日上午,位于日本静冈县富士市厚原的荒川化学工业富士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4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爆炸发生在该工厂北侧的建筑物内。荒川化学工业工厂主要生产造纸用化学品、印刷油墨用树脂、黏着剂/接着剂用树脂、电子材料中间体等产品。消防人员表示,当时工厂内有作为印刷用涂料原料的易燃液体,工厂建筑物内可见红色火焰,部分外墙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炸飞。
三、主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12月份,我市受冷空气影响,可能出现霜冻、雨雪、大风、大雾等不良天气,且当前正值化工生产旺季,检维修作业明显增多,安全风险增大。各区、各石化专委会成员单位要以历年危险化学品事故为鉴,吸取教训,提高警惕,督促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认真落实冬季安全生产措施,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多措并举,与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等治标治本措施有机结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风险(一):临近年底,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为完成年度指标计划赶进度、赶工期、抢产量、超负荷,且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设备设施超负荷运行易出现异常,增大发生事故的风险。
对策: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发现“三违”、超负荷、赶工期、不具备条件复产复工等情况,及时制止并依法处罚;充分利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线上巡查抽查,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指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加强生产组织和现场生产秩序管理;督促企业强化检维修及非常规作业审批、安全防护和监护,尤其是外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指导企业进一步辨识企业内部安全风险,进行研判分级,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要求,充分利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落实隐患治理工作;督促企业加大巡检力度和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生产设备设施、各类安全附件、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报警联锁等有效投用。
风险(二):天气骤冷,化工设备设施和金属构件易产生变形、破裂,容易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中毒和爆炸等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编制防冻防凝安全生产方案,做好低温天气期间的生产组织、管理和防冻防凝工作,辨识设备设施重点防冻防凝部位,突出检查闲置管线、盲肠死角及工艺变更内容,辨识是否存在操作条件变动而新形成的易冻凝部位,建立重点防范部位清单,有针对性的落实冬防措施;加大对伴热管线、阀门、仪表、消防等设备设施的巡检力度,确保安全阀、压力表、减压阀、液位计、温度计、快速切断阀、报警仪等安全附件处于完好投用状态。
风险(三):当前正值冬季,容易因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聚集而发生中毒窒息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落实防冻、防凝、防泄漏等冬防措施,防止因设备设施及管道阀门冻裂导致物料泄漏发生事故;突出重点设备、重点部位,加大巡查检查频次,确保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监测仪表、有毒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安全附件等完好投用,严禁设备设施带“病”运行;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教育培训,遇到险情科学施救,避免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风险(四):冬季昼短夜长,照明设备使用时间长,易损坏,特别是临下班时,光线不足,作业过程中存在临边、孔洞、障碍物、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或者进行特殊作业时,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加强照明设备使用和临时用电管理,及时对厂区照明设施检查维修,确保照明设施完好无损,防止因照明光线不足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夜间作业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必要时设置高塔照明灯,确保光线充足;雨天室外作业时照明灯具应为防雨型,并有防水的电源线及插头;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型灯具。合理安排人员轮班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视力正常,并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
风险(五):天气干燥,人体、设备、装置、物料等易产生静电,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有机物料易积聚静电,在输送过程中装卸、碰撞,极易产生静电造成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装置,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检修,保证接地完好有效,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加强工艺设备维护保养、日常检查,消除跑、冒、滴、漏;电气设备要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和防爆等级,在运行检修过程中严禁对其进行改装、拆除或降低等级;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绝缘、屏护等要随时完好有效;检测报警装置要定期校验。
风险(六):天气寒冷,人体灵活度降低,穿着衣物较多,易出现员工不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或误操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处置不及时等引发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厂、车间、班组”三级教育和事故警示教育,强化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好防滑工作,特别是生产现场脚手架、梯子和步踏处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的部位,应注意及时清扫积水或积雪,并在易滑处铺上草席,把防滑措施落到实处;严格特殊作业管理,下雪天气以及工作地点有积冰的一般不允许登高作业,以防坠落,必需作业时应将积雪、积冰清除,采取防滑措施,并配戴好劳防用品,同时,做好工器具的固定、防掉落措施,防止坠落伤人。
风险(七):天气寒冷,员工超负荷使用取暖设备,违规携带电热毯、电暖器、暖风机等取暖设备或火种进入防火防爆区、仓库等,引发事故。
对策:督促企业组织员工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和消防专题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员工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做好防寒取暖措施,及时调整、检修企业内取暖设施设备,合理配备员工冬季劳动防护用品和防寒衣物;加强日常巡查巡检,特别是办公室、值班室、控制室、休息室等区域的夜间巡查力度,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严禁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加强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有效投用,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要设置明确的消防安全标识,严禁在消防通道违规堆放杂物和堵塞消防通道。
风险(八):冬季大雾、霜冻、雨雪等恶劣天气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面临路面湿滑、视线不佳等不良影响,存在交通安全风险。
对策:加强低温雨雪天气下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做好冬季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车辆维护保养检查,确保车辆性能完好有效;加强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教育培训,特别是雨雪天气、道路结冰等情况的安全行驶和应急处置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督促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严格落实发货和装载查验制度,在装载危险化学品前查验承运单位车辆资质、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从业资格,检查车辆及罐体、警示灯具和标志的完好性,严禁超载、混装。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