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索 引 号 733569413/2021-74283 发布日期 2021-12-22
        发布机构 武汉市青山区审计局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关于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报告 文     号

        关于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报告

        字号 :  | 
        发布时间:2021-12-22  |  发布单位:武汉市青山区审计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青山区bat365官网登录下载_365bet开户娱乐_365bet真人平台委托,向青山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报告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的情况,请予审议。

        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区人大会议决议,围绕“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政策窗口期,支持疫后补短板,全区经济运行逐步改善和恢复常态,财政运行基本平稳,经济发展起底回升。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更加有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18亿元。落地复工复产政策,帮助266家企业和265家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支持33.14亿元,发放贴息资金1,167.84万元。及时分解抗疫特别国债等中央直达资金19.65亿元,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达项目。申报发行专项债券57.32亿元,加大对公共卫生、教育、水环境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有效拉动了投资。

        ——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减税降费叠加影响下,科学谋划企业和项目引进,主动服务企业,帮助解决遗留问题,强化协税护税工作机制。财政收入中税收保持高占比,第三产业税收占比也进一步提高。

        ——民生保障力度继续加大。支出结构有保有压,一方面坚决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日常公用经费、工作性项目经费均压减20%,压减规模达1.7亿元;另一方面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年民生支出5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统筹资金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区疾控妇幼公共卫生大楼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以保民生促发展。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助力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区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647万元,对口帮扶新洲区、蔡甸区23个村、536户贫困户、1,512人全部脱贫销号,支持60个集体经济项目,带动贫困户27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加大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拥抱蓝天行动、水污染防治计划、“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等专项工作,加快推进“三城”建设。稳妥有序化解债务风险,债务规模总体可控。统筹专项债券发行,合理安排偿债资金,督促发债项目建设进度。

        一、区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8.03亿元、支出104.33亿元,结余3.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39.29亿元、支出137.76亿元,结余1.53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762万元、支出1,027万元,结余1,735万元。区级政府债务余额为113.31亿元(债务规模控制在省下达的总限额115.89亿元范围内),其中:青山区55.79亿元,化工区57.52亿元。2020年省财政厅评定青山区(化工区)债务风险等级为黄色。另有纳入市本级债务限额“市列区用区还”的政府债务余额47.99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区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仍存在短板

        一是预算绩效审核工作不到位。部分预算单位未开展绩效自评,未按要求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二是个别部门绩效目标编制不具体,指标未量化,且部分绩效自评结果与实际不相符。

        (二)未建立常态化对账机制

        一是区财政往来户余额与28家预算单位银行存款余额不一致,占70家抽查单位的40%。二是区财政往来户对二级预算单位分户记账口径与集中核算的主管部门不一致,无法核对单位明细。

        (三)部分财政资金管理不到位

        一是预拨经费余额7.6亿元未按规定及时处理;专户结余1,084.49万元超过两年未盘活使用。二是个别部门结转结余资金61.93万元未纳入区财政统筹。

        (四)部门决算管理不规范

        一是未组织开展区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项目决算草案编制工作,不能及时掌握和审核宗地或项目支出情况并提出审核意见。二是未按要求对预算单位的决算数据进行业务审核。

        (五)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不规范

        1.组织工作不严谨。在组织部门编制政府财务报告过程中,未留存相关环节工作底稿。

        2.报告内容不完整。一是部分公共基础设施、企业长期投资和收益未纳入部门财报。二是2个部门的往来账户和债券资金专户未纳入部门财报。三是个别二级单位未纳入部门财报。

        3.报告抵销事项不完整。一是12个区属部门(单位)间的往来款4.43亿元未抵销。二是核算错误影响财报真实性。个别单位错将财政拨入的专项债券2.89万元记为“长期借款”,虚增了负债。

        (六)政府购买服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个别实施购买服务的主体为不具有行政职能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符合购买主体的资格要求。二是部分单位将汽车保险费、修理费等负面清单事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范围。三是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不细化。四是未依法公告政府购买服务合同信息。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采取“大数据集中分析+分散核实”的方式对176家预算单位进行全覆盖审计,其中:一级预算单位70家,二级预算单位106家,涉及资金99.01亿元,重点审计了部门预决算管理、财务管理等。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严谨

        一是预算指标调剂频繁、幅度较大。全年共调剂指标324笔,涉及85家单位2.14亿元,其中,项目支出调剂幅度高达14.11%。二是个别项目支出1.44亿元未分解到二级单位或者具体项目。三是个别二级单位收支未纳入部门预算,涉及金额165.88万元。

        (二)未编制三年滚动支出规划

        预算单位在编报2021年度部门预算时,未同步编制2021-2023年支出规划。

        (三)部分项目预算执行率较低

        抽查了68个项目的预算执行率,其中:4个项目为0;4个项目低于30%;3 个项目低于50%。

        (四)部门决算不规范

        一是个别主管部门未对其二级单位转批2019年部门决算。二是2个部门决算数据填报有误,差异金额3,199.63万元。

        (五)预算支出不合规

        一是2个部门(街道)虚列支出28.97万元。二是个别街道坐收坐支0.89万元。三是个别部门在二级单位列支费用70.16万元。四是2个部门报销单据附件不合规,涉及金额32.34万元。五是个别部门将项目委托给无资质的单位设计,支付费用48.8万元。

        (六)往来款项管理不规范

        一是2个部门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涉及金额46.21万元。二是个别单位未经审批核销借款2.23万元。

        (七)9个项目多计多付工程二类费用235.71万元

        三、审计建议

        (一)统筹财力配置,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一是进一步强化协税护税意识,多渠道增加可用财力。二是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无效低效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三是切实统筹盘活存量资金,强化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加大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四是推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健全绩效管理成果应用机制,促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二)统筹当前与长远,不断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将财政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强化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规范全口径预算编制,全面清理评估存量支出政策,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合理控制预算调整和指标调剂规模,不断增强预算刚性约束。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确保政府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规范。落实年度化债方案,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举债支持发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