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33569413/2022-22685 | 发布日期 | 2022-08-03 |
---|---|---|---|
发布机构 | 青山区交通大队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关于印发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 文 号 | 青政办〔2022〕12号 |
关于印发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bat365官网登录下载_365bet开户娱乐_365bet真人平台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区交通大队拟订的《关于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山区bat365官网登录下载_365bet开户娱乐_365bet真人平台办公室
2022年7月18日
关于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5月26日区人大调研座谈会精神,深入推进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特制定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整治一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堵点乱点,查处一批校园周边道路突出交通违法,排查治理一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隐患,完善优化一批校园周边交通组织,使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学生上、放学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着提高。
二、组织领导
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分管主任,区公安分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教育局、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房管局、区城建局、区城区改造更新局、区规划分局、区财政局及各街道分管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交通大队,负责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协调、督导,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交通秩序维护,全力打造“平安上学路”。
1、严格落实“一校一警”,强化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及周边“高峰勤务”机制,确保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警力全覆盖,并根据周边交通情况,灵活安排疏导警力。【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
2、充分发挥“警校家”联动护学机制作用,组织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等“校家”力量共同维护好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统一为所有“校家”力量配发“帽子、马甲、手套、口哨、旗子”等“五小件”并将“校家”力量护学组织开展情况纳入各所中小学、幼儿园绩效考评范畴,构建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增配一批交通保安员,维护门前交通秩序,协助执勤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劝导工作。【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
3、推动共享停车资源,开辟校园周边停车场。其中,协调利用防汛公园停车场,错峰解决武钢三中早晚接送学生的停车问题。加快推动校园门前的道路建设,特别是要解决武钢三中新校门前的树木移栽和老校门的门前回填。推广在学校门口设置专用接送通道、车辆即停即走、引导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接送等措施,避免车辆长时间在学校门口附近停留。【责任单位:区城建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各街道】
(二)全面查整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优化交通组织,提升道路畅通指数。
1、严格按照《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GA/T1215—2014)有关规定,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警示牌、减速带等交通设施进行集中摸底排查,制作问题清单,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问题整改。9月1日秋季开学前,落实专项资金,对照“七个一”标准,完善红钢城小学、吉林街小学(八大家校区)、钢城十二小(工业四路校区)、钢花小学(园林路校区)、钢花学校(三弓路校区)、钢城一小、白玉山中学、钢城八中、任家路中学、钢城十六中、武钢三中等11所交通拥堵治理试点学校的交通设施,确保交通设施齐全、规范、有效。【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各街道】
2、积极推动校园周边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改造,改善通行条件,加大对占用步行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行为的治理力度,保障学生步行和骑车安全顺畅。严格校园周边道路占道施工审批并加强日常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规范设置施工区域、完善安全设施,降低对通行的影响。【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城建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
3、统筹优化校园出入口设置和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上下学时段采取临时限行、单向通行等措施,均衡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冲突。其中,提前聘请专业机构,对包括武钢三中、红钢城小学、青山区第一幼儿园在内的“红钢城片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组织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交通运行方案并请区政府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教育局】
4、常态整治校园周边突出交通乱象,及时查纠机动车违停、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乱鸣笛等交通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路长制”作用,持续对校园周边违法占道、出店经营行为进行清理整治。严格落实对校园周边餐饮门店、摊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杜绝食品安全隐患。【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三)建立常态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安全出行意识深入人心。
1、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千警联千校”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重点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及法律法规,提升学生安全出行意识。9月1日秋季开学前,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深入推进交通安全进课堂,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培养交通安全习惯。【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教育局】
2、9月1日秋季开学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要与本校所有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签订“一盔一带”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共建承诺书,承诺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骑乘人员自觉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汽车司乘人员自觉、规范使用安全带,接送学生规范有序停放,不双排、三排停车,不影响堵塞道路。服从执勤民警及值班老师和志愿者的管理,自觉维护学校周边道路有序畅通。【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3、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公益广告等媒体传播平台,通过专题报道、播放宣传教育视频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并制作适合学生观看的交通安全动画短片、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等,在学校安全教育课及校园公共视频宣传设备上滚动播放,加强学生自身交通安全常识和防护意识。【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城管局】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是积极回应群众期待的实际行动,是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各部门、各街道要充分认识做好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用心做细做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精准施策治理。各部门、各街道要加强沟通协作,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共同会商解决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问题。同时,要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及附近居民的意见建议,找准问题、摸清需求,按照“一校一策”“一园一策”研究针对性治理方案,充分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切实加强学校门口交通秩序管理,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发展公共交通、校车,解决学生上下学出行难的问题。
(三)加强示范引领。要选树一批交通设施齐全规范、交通组织科学精细、共建共治机制健全、师生家长文明守法、道路交通有序顺畅、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交通安全示范校园,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带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四)落实经费保障。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推进过程中,要加强专项治理经费保障,确保治理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部门、各街道要分别明确一名责任领导和一名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报送相关信息、资料,及时宣传推广工作的典型作法和成效,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六)坚持定期跟踪督办。各部门、各街道要严格贯彻落实7月8日调度会精神要求,于8月20日为各项工作完成时间节点,各司其职,加快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强化跟踪督办,坚持每半个月汇总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青山区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 类别 | 任务内容 | 责任单位 |
1 | 强化交通秩序维护,全力打造“平安上学路” | 严格落实“一校一警”,强化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及周边“高峰勤务”机制,确保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在上下学高峰时段警力全覆盖,并根据周边交通情况,灵活安排疏导警力。 | 区公安分局 |
2 | 充分发挥“警校家”联动护学机制作用,组织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等“校家”力量共同维护好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统一为所有“校家”力量配发“帽子、马甲、手套、口哨、旗子”等“五小件”并将“校家”力量护学组织开展情况纳入各所中小学、幼儿园绩效考评范畴,构建校园周边安全区域。增配一批交通保安员,维护门前交通秩序,协助执勤交警做好交通疏导、劝导工作。 | 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 | |
3 | 推动共享停车资源,开辟校园周边停车场。其中,协调利用防汛公园停车场,错峰解决武钢三中早晚接送学生的停车问题。加快推动校园门前的道路建设,特别是要解决武钢三中新校门前的树木移栽和老校门的门前回填。推广在学校门口设置专用接送通道、车辆即停即走、引导车辆进入地下停车场接送等措施,避免车辆长时间在学校门口附近停留。 | 区城建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各街道 | |
4 | 全面查整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优化交通组织,提升道路畅通指数 | 严格按照《中小学与幼儿园校园周边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GA/T1215—2014)有关规定,对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警示牌、减速带等交通设施进行集中摸底排查,制作问题清单,按照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稳步推进问题整改。9月1日秋季开学前,落实专项资金,对照“七个一”标准,完善红钢城小学、吉林街小学(八大家校区)、钢城十二小(工业四路校区)、钢花小学(园林路校区)、钢花学校(三弓路校区)、钢城一小、白玉山中学、钢城八中、任家路中学、钢城十六中、武钢三中等11所交通拥堵治理试点学校的交通设施,确保交通设施齐全、规范、有效。 | 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各街道 |
5 | 积极推动校园周边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改造,改善通行条件,加大对占用步行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行为的治理力度,保障学生步行和骑车安全顺畅。严格校园周边道路占道施工审批并加强日常管理,督促施工单位规范设置施工区域、完善安全设施,降低对通行的影响。 | 区城管局、区城建局、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 | |
6 | 统筹优化校园出入口设置和周边道路交通组织,上下学时段采取临时限行、单向通行等措施,均衡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冲突。其中,提前聘请专业机构,对包括武钢三中、红钢城小学、青山区第一幼儿园在内的“红钢城片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组织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交通运行方案并请区政府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 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教育局 | |
7 | 常态整治校园周边突出交通乱象,及时查纠机动车违停、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乱鸣笛等交通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路长制”作用,持续对校园周边违法占道、出店经营行为进行清理整治。严格落实对校园周边餐饮门店、摊点的食品安全监管,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 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 | |
8 | 建立常态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推动安全出行意识深入人心 | 1、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千警联千校”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重点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及法律法规,提升学生安全出行意识。9月1日秋季开学前,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深入推进交通安全进课堂,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培养交通安全习惯。 | 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教育局 |
9 | 9月1日秋季开学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要与本校所有学生家长和教职工签订“一盔一带”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共建承诺书,承诺驾驶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骑乘人员自觉佩戴安全头盔,驾驶汽车司乘人员自觉、规范使用安全带,接送学生规范有序停放,不双排、三排停车,不影响堵塞道路。服从执勤民警及值班老师和志愿者的管理,自觉维护学校周边道路有序畅通。 | 区教育局 | |
10 |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公益广告等媒体传播平台,通过专题报道、播放宣传教育视频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活动,并制作适合学生观看的交通安全动画短片、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等,在学校安全教育课及校园公共视频宣传设备上滚动播放,加强学生自身交通安全常识和防护意识。 | 区公安分局(交通大队)、区教育局、区委宣传部、区城管局 |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