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区(武汉化工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建设新时代生态优美、产业发达、治理高效、民生幸福、国际化典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青山绿水红钢城,为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特编制《青山区(武汉化工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进行政策解读。
一、规划的编制依据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青山区(武汉化工区)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按照《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2021年修订)》(鄂环委〔2022〕1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修订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环办生态函〔2021〕353号)要求,结合全区各领域发展实际和规划要求,组织编制《青山区(武汉化工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用以指导青山区(武汉化工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相关工作。
二、规划的编制过程
2021年5月,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区生态环境分局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情况报告,启动《规划》编制工作。随后,区生态环境分局印发《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规划编制单位。2021年12月底,《规划》送审稿编制完成。2022年1月,《规划》通过湖北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规划编制期间,先后3轮次征求相关部门、专家意见46条。2022年6月,《规划》经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
2023年,通过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考核验收;
2024年,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考核验收。
(二)规划措施
针对不达标、达标防反弹重点指标,《规划》提出了5个方面措施。
一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提升工程。主要着重提升森林质量,构建生态林业体系,大力推进长江森林、百里长江生态长廊(青山段)等项目建设,提升辖区林草面积和林草覆盖率;严格完成武汉市每年下达的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同时加强污染企业技术改造,推进绿色生产,发展清洁能源。
二是政府绿色采购达标提升工程。主要通过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逐步提高辖区财政采买时绿色采购比例,确保到2023年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省级不低于93%要求(现状为83.79%)。
三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通过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防治、加强移动源排气污染治理、严格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强化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持续改善辖区空气质量。
四是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主要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重点港渠综合整治和雨污分流改造,巩固排污口截污整治成果,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重点解决严西湖水质不达标、防止北湖水质反弹等问题。
五是绿色低碳双碳治理行动。主要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调整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加快推进钢铁、化工、焦化、建材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推动辖区内主要行业循环耦合化发展。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践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形成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重点工程
一是生态制度领域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青山区“智慧环保”、智慧水务“数据河湖长”、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3项。
二是生态安全领域重点工程。主要包括竹子湖、清潭湖水环境整治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北湖大港青山区段扩建工程、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二三烧结大修整合改造项目、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气体回收装置异地改建和废气治理项目、云峰环保危废综合处置扩建工程、临江公园(武钢段)公园建设、长江森林项目、百里沿江生态文化长廊建设(青山段)等21项。
三是生态空间领域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北湖水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青山新镇——青山镇码头岸线整治工程等4项。
四是生态经济领域重点工程。主要包括武钢有限能环部新建亚临界燃气锅炉发电项目、星火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二期工程等4项。
五是生态生活领域重点工程。主要包括主城区断头管网混错节点改造工程、青山东部地区污水连通管建设工程、青山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工程等8项。
六是生态文化领域重点工程。主要为花卉亮点片区——青山区“红房子”亮点片区项目。以上工程均收集自区“十四五”规划、城建计划和驻区大企业治理计划,无需区财政再额外投入专项经费。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