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区各政府信息公开责任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武汉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和《武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坚持为民服务、便民生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原则,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政府网站2011年度在全国443个区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考评中排名第73位,武汉市区级网站绩效排名第4位,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前100名。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管理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及各项工作制度建设
1、下发了《关于加强上网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发布流程,加强信息发布管理模式。坚持“严格审查、明确责任、确保安全”的工作要求,提供上网信息或上网公布信息,必须经过本单位的保密审查和主要负责人的审核批准,上报区政府办公室审核批准的流程,未经审查和审核批准的,一律不得擅自上网公布信息,做到规范管理。
2、信息报送数据统计的季度通报。将每个季度各个部门报送及发布信息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对本季度政务公开工作中的问题、不足之处进行自查与互查,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并以区政府办公室政务通报的形式下发至各部门,不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
3、做好网站信息日常发布、登记备案工作。网站内容维护人员每天从互联网上搜索与青山有关的新闻、服务领域资料进行转载外,对区内各职能部门报送的信息做到及时上报政府办领导审批,适时对外发布,并做好登记备案,保障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的安全性、及时性。
4、做好网站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严格遵守网站内容安全和服务安全预案要求,信息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网站安全监测,每日查看网站访问日志,发现入侵情况和漏洞及时修补。每周进行一次网站内容安全检查,节假日前进行拉网式全面审查,节假日安排专人值班,对网站内容及服务运行进行安全巡视,一旦发生网站内容被篡改或服务器被入侵启动安全预案,按级别响应处理。
(二)主动公开信息,拓宽公开渠道
1、信息发布。全年参与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的党政部门81家,依据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在网站上设立政务公开子栏目的部门51家,设立信息公开栏目49个,各职能部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发布信息共2024条,其中机构概况15条,办事指南13条,法规文件32条,计划总结10条,工作会议19条,动态信息1747条,公示公告99条,其他信息89条。
2、专栏建设。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新开设专题栏目3个,分别是:“青山区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专栏”、“行政审批绩效量化测评情况月报专栏”、“改善发展软环境专栏”。
3、活动宣传。为宣传区内热点、重点工作,门户网站适时的制作网上临时专题和动态宣传横幅8个,分别是“区长访谈”、“建党90周年宣传”、“青山区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意见征集”、“青山区地名更名意见征集”、“青山区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方案意见征集”、“2012年青山区政府实事线索征集”、“共青团青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青山区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增强网上信息公开的效果。
4、政民互动。区长信箱全年接收市民来信1277条。开展网上问券调查3项,分别是“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主题征集”、“青山区政府门户网站改版调查”、“您对青山的印象是什么”。开展意见征集5次,分别是“关于征集‘青山港’、‘二号明渠’名称的通知”、“2012年区政府实事线索征集建议汇总”、“青山区‘十二五’规划意见征集”、“2011年区政府实事征集”、“青山区部分地名命名、更名意见征集”。网上受理城市网格化管理案件189件。
(三)依申请公开的信息工作
截止2011年12月底,网上受理信息公开申请1项,依申请公开1条,没有收到公民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诉。
(四)做好网站改版及升级
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分别以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网上办事三大功能定位,重新设计规划了门户网站站点框架和网站栏目,新增信息公开栏目13个,服务类栏目16个,互动类栏目3个,以强调“互动性”为基调,以突出网站“服务性”为宗旨,以居民的视角为导向,不断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区政府门户网站共拥有14个一级栏目,59个二级栏目,每天,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及时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务信息,门户网站历史点击总数超过百万,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五)推进资源整合共享互通
区政府将门户网站的后台内容管理系统升级,对网站架构进行了重构,真正实现“一个后台,多个前台”的管理架构。现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部门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相互使用、转载信息,均可通过统一的后台一键引用,彻底打破了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升级后的后台,配备了嘉宾访谈、视频点播等全新的配套组件产品,实现了区长访谈、在线问答、政务动态视频点播等多项新功能。
2011年度,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政府的要求,与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对政务公开工作质量、信息更新时效性进行提高,对信息公开责任部门、工作机构人员进一步固定与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