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的暴发成为检验社会治理成效的试金石,此次疫情防控特别体现了“社会治理重心下移”的中国特色。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规划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建议以“十四五”时期规划编制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社区规划管理水平和基层治理水平。
一、因地制宜,加强对老旧社区的改造
立足青山实际,对每个老旧社区深入调查,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居民群众需要,发挥设计人员等专家的作用,充分沟通协调,实事求是地合理确定小区改造项目,充分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二、减负增能,释放社区工作人员的活力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微观呈现。社区治理的核心在于人,通过深化智能技术赋能,从而为基层切实减负,释放社区工作者的更加强大的工作活力。在社区推行“撤走办公桌”行动,这样一种办公空间改造的模式,倒逼出一种社区服务理念的变革。推动社区工作者切实实行“移动办公”“首问接待”,真正走百家门、知百家情,从而解百家忧、暖百家心,让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贴近群众。
三、共治共享,实现社区管理一体化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服务、管理资源的汇集和高质量供给。摒弃零敲碎打的做法,大力推进片区一体化治理,清退零散杂乱的不合格物业,统一引进服务质量有保障的品牌物业,在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同时也确保了优质的服务质量。可实现物业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供给,进而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向纵深迈进。在构建片区一体化治理的基础上实现需求汇合、资源整合、项目聚合、行动融合,精准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