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委员履职>建言献策

        关于“十四五”时期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议

        • 来源:青山区政协
        • 发布时间:2020-10-15 15:3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路,包括教育问题、保障儿童权益问题等。儿童,作为社会和城市环境中的弱势群体,更是人类发展的未来,重视儿童问题,能够提高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应当在制度、保障体系、规划建设等方面得到优先考虑。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在总体战略层面缺乏对“儿童友好”理念的重视,缺乏对“儿童友好”理念的重视,在相关指标欠缺、编制中一些刚性要求不突出,“十三五”规划核心指标中与儿童最紧密直接相关的指标数为零。

          2.社会环境越来越体现出“儿童不宜”:场所安全、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噪音和废弃物等方面都有待提升。

          3.公共场所设计缺乏安全性、自然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对户外空间使用的频率和时间。

          二、建议

          1.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规划上升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构建规划体系和指标体系。第一,应将儿童友好型城市作为发展目标之一,纳入“十四五”发展战略,提出发展目标和原则。第二,保障各类儿童需求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设施的落地。第三,在公共空间各类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更多地考虑儿童的行为特征和喜好需求,使其更安全、丰富。

          2.选取试点社区,推广儿童友好型城市理念。社区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安全、卫生、自然是儿童友好型社区规划的重点。第一,在安全性方面促进人车分行,创造安全成长圈。第二,社区内设置的儿童活动场地应结合自然绿化,植物层次、地面坡度、设施材质、色彩等均应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要有充足的阳光,并能在夏季有一定的遮阴效果。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场地应提供多种活动的可能性,保留一些原生自然区域,如沙土等,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需求。

          3.促进儿童成长相关的教育、文化设施的均衡布局。第一,在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布局中应当围绕居住生活圈补短板、提品质,制定基础教育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缩短中心城区和边远地区间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第二,依托居住生活圈,增加文化设施布点;在文化设施的规划、设计、布局、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

          前苏联儿童文学家 尼古拉·诺索夫说:“最好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儿童是城市的未来,在“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

        版权所有:政协武汉市青山区委员会
        鄂ICP备05003062号